《黑客与画家》 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

青少年时时刻刻都在琢磨怎么样才能更受欢迎,融入群体之中

但是像所有人一样,成年人不喜欢揪住不放这种令人不快的事实。你不去埋头探寻,就不会发现具体的证据,就会永远以为这件事情是抽象的。

学校因为是一个封闭的圈子,所以你做的每件事情只会在这个圈子掀起水花。等你到了社会上,它的庞大规模会让你做的每件事情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果。这时候“书呆子”的找到正确答案的意义变得重要起来。

正如标题所说,该章节借美国学校里“书呆子”来分析教育制度,在学校时集体霸凌是为了找到共同的敌人,增加自己融入群体的可能。而到了社会上,“书呆子”往往更能创造价值。他们不善言辞,专注于他们自己的事情。而学校像是家长们为了做自己的事情而降孩子们送去的“监狱”,在这座监狱里,残忍和无聊的生活同时充斥着大部分不必要学习的知识。校园生活的真正问题是空虚,如果有趣的话,就不会有孩子去捣乱和霸凌别人。

书中描述的大部分片段都是04年的美国。事实上在我当时读书的时候,愿意回答他人问题的“书呆子”是很受欢迎的。或许按照文中的定义,回答他人问题的人不算“书呆子”。事实上,在目前的初中和高中,除了不想学习的人,大部分的同学都有着共同的目的(或是自己的或是家庭的):通过中考或高考,进入理想大学。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学习好的人通常会遭受大家的青睐,一来是他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中处于前位,二来大家更愿意和其他人交朋友,不熟悉的人越少越好。同时,学习好的人通常也会在开始乐于解答他人的学习疑问,和之前的第二点类似。偶尔问的人多了之后,自己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够之后,可能会拒绝回答。班级都拧成一股绳,在滔天的试卷和题海中进退,偶尔浮出水面喘息一下。这个时候大家在压力面前更像战友,一天除了睡觉时间(住宿的同学甚至包括睡觉时间)基本都在同一个空间下学习,这样产生的情谊是大学里流动上课无论如何也培养不来的。据我所知,还有很多高中同学到了大学,也会和自己高中的朋友保持联系。我想,大家都不会忘记那段“生死与共”的时光的。

但这并不是说明目前的制度十分合理。它给大家竖立了共同的“敌人”,所以大家能够凝聚起来。但是这个“敌人”真的合理吗?又或者说,为了完成最终培养目标,是否应该允许“其他敌人”的出现呢?在九年义务教育下,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常识性的东西。在我读书的时候,却很少有专业性的比赛供我们接触,让大家选取各自感兴趣的内容。高中的学科竞赛,也只是少部分顶尖学校的独有,对于家境和地区不占优势的家庭来说,根本没有机会开始。等到了大学大量新的东西涌入的时候:计算机、经济……往往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犹豫了。因为根本对这些专业没有了解。只能凭借往届人的经验,选取一个听起来不错的专业。你说他真正喜欢吗,我很难说没有长时间接触这些专业的人会对新的东西有多少兴趣。

高考的压力,也让同学们没有多余精力去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。但如果有教育资源能给予大家接触不同专业的机会,是否大家可能在空闲时间里,愿意做一些和专业相关的,自己喜欢的事情呢?这么说来,创业者往往早就接触了编程,有的是参加信息学竞赛,有的则是自己捣鼓着接触到。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大同小异。在自己的兴趣的路上越走越远,不仅要求他能很好地平衡学业和爱好,划分时间,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。

说起成年人,确实体验了一下上下班的时间后,感觉生活突然变得千篇一律了。如果不是每天吃的午餐晚餐不同,处于一周的不同天,估计很难判断昨天和今天有什么不同。以前总觉得该创新创新,每天都活得不一样,加一些新的内容。可到了现在很多事情压在身上,才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:你或许根本没心情去面对新的事物。如文中所说“成年人不喜欢揪住不放这种令人不快的事实”,我好像学会了快速遗忘,只是想让自己好受些,没那么焦虑,焦虑到流泪,焦虑到害怕未来。对以前的自己最好的建议,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局面。主动像是一种遗传,你越主动,越有可能获取下次主动的机会,自己“转动身体”的余地也更大。

This line appears after every note.

Notes mentioning this note


Here are all the notes in this garden, along with their links, visualized as a graph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