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奥本海默》观后感
对于大导演诺兰的影片,之前的《信条》没有看成,这次不想错过《奥本海默》,于是今晚三小时来享受影片。可能是我过于关注影片的每一瞬间和电影带来的回味,最后电影结束的时候总感觉有点突然,还没有缓过神来,感觉斯特劳斯和奥本海默的结局成为了谜,这是我的一点遗憾。但在故事和感受力方面,毫无疑问这部片子是成功的。
诺兰在电影叙事方面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。多条故事线并行:研制原子弹的回忆、斯特劳斯竞选内阁、奥本海默参加审判。三条线最后重合完整地合成了整个故事。印象中《流浪地球2》也有主席和主角的故事线的交织,对于这种手法,难点是如何进行合适地转换,以及在什么地方进行转换。有时候利用的是共同出现的人物或者事物,有时候是利用相同的场景。将较后的时间线放在电影前面展开,可以让观影者带着疑问,在交代背景的故事线里寻找原因。比如多次在回忆中出现的“同位素出口”事件就是奥本海默参加审判的最终原因。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闭合的故事线的,即不同故事线的时间因为某些事件串联起来,有种命运的不可阻挡感。在本篇里,斯特劳斯和奥本海默分别在竞选和审判落下不同的结局,但未完全闭合,最后以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真实对白反映出斯特劳斯的敏感,误解了奥本海默的意思。总感觉力度不够,没有回味的感觉。
放在这部影片中,我看到了一些《星际穿越》的手法。很经典的就是在《星际穿越》中一些航天画面以及进入四维时空的画面,诺兰导演选择用想象力+特效还原这些场景,这种震撼是最直观的。在《奥本海默》里就是开头失眠时原子碰撞的一些物理画面,以及原子弹爆炸时扑面而来的炽热的红色和黄色,以及最后寂静的黑色。偶尔让我想到up主“狂阿弥”的剪辑里加入的素材,在我最喜欢的“坂本龙一”那一期里,加入的病毒观察素材以及年份切换的音效,给人一种很严肃认真,同时又能合适地刺激观众。我之前在毛概的视频里尝试过类似的剪辑技巧,总是因为节奏和素材原因,没能做出相同的效果。要是我有一些空镜素材,之后就可以为我拍的电影准备一些类似的空镜了。
还有就是有关电影的感染力,几个场景让我印象颇深。在原子弹爆炸后“满屏”白光和突然安静、以及有规律的递进跺脚声之后还在情绪高潮处出现了两次。一次是原子弹在日本成功爆炸后奥本海默作为小镇管理者的演讲上,在小镇激动的人员的脸上,看到了日本民众受到原子弹的危害后的摇摇欲坠和痛苦,此时他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道德谴责。还有一次出现在接受审判时,面对罗德的百般刁难,他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情绪的爆发,出现了类似原子弹的“白光”,仿佛原子弹在他的内心爆炸了。在视觉表现上无疑是震撼的,和人物情绪结合了起来。配合着紧张、激昂的音乐,我好像真的在原子弹爆炸的现场,迫切地想要捂住耳朵闭上眼睛,害怕死去。我好像在电影屏幕前死了一次了。突然的安静加上人的呼吸声,世界仿佛就只有我一个人。
对于科学家来说,当自己所信仰的科学工作和政治搅和在一起,无疑是最痛苦的。突然觉得政治也没那么让人生厌了,如果我是那个坐在审判席上的奥本海默,我又应该如何脱身呢?对于聚光灯下的人们,名声和压力是并存的。没有永远的神,只有永远运动的时空。AI和原子弹在某种方面都是国家竞争的东西,我在设想,如果他们达到了同一个重要程度,国家之前倾尽资源制造AI用于军事或者通用民用,那AI科学家会不会也组成一个类似的小镇,或者先进的计算中心,许多科学家聚在一起讨论呢?如果我作为其中一员,想必能见证许多智慧火花的诞生。
This line appears after every note.